焦点速读:论儒家思想在汉朝的重要性_儒家思想在汉代的发展

互联网   2023-05-02 19:51:55

1、董仲舒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强调以儒家思想为国家的哲学根本,杜绝其他思想体系。

2、汉武帝采纳了他的主张。

3、从此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研究四书五经的经学也成为了显学。


(相关资料图)

4、董仲舒在具体的政策上将道家,阴阳家和儒家中有利于封建帝王统治的部分加以发展,形成了新儒家思想。

5、 在汉代的儒家思想普及过程中,很多社会问题得到解决。

6、儒家思想倾向于施用仁政管理国家,政治家们以此为根据,限制土地过分集中,建立完善的道德体系。

7、提出了包括“限民名田,以澹(瞻)不足”,“三纲五常”,等政策。

8、 西汉武帝在位时期封建国家十分强盛,这给封建统治稳定创立了前提。

9、为维护大一统的局面,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思想体系。

10、董仲舒吸收了道家、法家等有利于君主统治的成分,对儒学进行了改造,增加了“君权神授”和大一统的思想,这在客观上有利于封建中央集权的加强,也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巩固儒家思想,从此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正统思想。

11、纵观两千多年来儒家之所以能独领风骚,一方面是因其思想内核即哲学上的天人观念、伦理上以“仁”为核心的“三纲五常”、政治上的大一统主张,在根本上都有适应了封建专制统治需要的因素。

12、 另一方面是因为儒家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能够随时代需要的变化而不断改变面目。

13、先秦儒家没有为当时的统治者所接受甚至还遭到了秦始皇毁灭性的打击,这是由先秦儒家初创时自身的理论缺陷导致的。

14、先秦儒学的内容体系充满着浓重的、温柔淳朴的伦理亲情色彩,显得“迂远而阔于事情”。

15、例如,孔子的“仁学”,目的在于通过“正名”恢复“周礼”所代表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所以孔子的思想不会为新兴地主势力所青睐。

本文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有帮助。

最新资讯